2万人走进“巴赫计划”上海音乐厅唤醒爱乐新体验

“连续演出3晚,加起来近6小时,这场‘巴赫马拉松’确实太累了。”拉完最后一个音符,小提琴家宁峰感慨。台下一千多个观众,有不少人连续三天“陪跑”,不亦乐乎。

9月24日晚的这场音乐会,也为上海音乐厅为期4天的mini音乐节画下休止符。

今年的mini音乐节以“巴赫计划”为主题,包括3场音乐会、3场讲座沙龙、1场分享会、2场放映会、“自然同乐”户外市集,超过2万名线下和线上观众相聚音乐节,共同缔造一段难忘音乐记忆。

mini音乐节诞生于2013年,以“主题性”办节为特点,有学术含量,也有趣好玩。

今年的音乐节请到宁峰驻场,连续3天,带来3场分量十足的音乐会。3场音乐会座无虚席,现场不乏和父母前来的小琴童、带乐谱现场“上课”的爱乐者和常来打卡的古典乐迷。

首场音乐会,宁峰3小时演绎巴赫《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》全本(含中场),完成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极限挑战,至高的演奏技巧、饱满的抒情性、强大的感染力,征服观众,如潮的掌声淹没音乐厅。

第二场和第三场,宁峰分别携手双簧管演奏家黄铮、青年小提琴家王仕含、新古典室内乐团,带来巴赫的多部小提琴协奏曲,本真还原巴赫所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样貌。同时,他还领衔演绎了维尔瓦第、皮亚佐拉的两部《四季》,形成跨时空的对话。

后两场音乐会,宁峰担起指挥之责,靠眼神、靠呼吸、靠弓、靠琴,热情带动着年轻演奏家。在第三场登台的王仕含是一枚标准的“00后”,才18岁,而新古典室内乐团也是一支“00后”军团。他们的脸庞很稚嫩,手上功夫却不弱。“居然这么年轻”的感叹声在观众席里起伏。

“你可以永远相信宁峰的现场。”连续两天来听音乐会的乐迷小兔,很佩服宁峰的勇气,“连演三天都演满上下半场,这需要极好的体力和毅力。这就是现场音乐的意义吧,一期一会,不可复制。”

乐评人张可驹来到收官之夜。他原以为持续力强如宁峰,三天拉下来,在最后40分钟的维尔瓦第《四季》也不免划水时刻,“但完全没有,《四季》的演绎非常精彩,构思缜密,全程用心无松懈。”他观察,宁峰和新古典室内乐团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精心构思和设计,且花了很多心思去排练, “能听到如此走心,有品质,有细节抓人,整体又有说服力的《四季》,殊为不易。”

为了全面玩转巴赫,上海音乐厅深挖室内和户外空间,策划了丰富衍生活动,向全年龄段乐迷敞开。

在B2音乐立方,宁峰坐镇分享会,深度解析3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。3场讲座沙龙《通往世俗音乐的阶梯——巴赫时代的键盘乐器》《打开巴赫密码的钥匙——巴赫的声乐作品》《巴赫弦乐演奏风格的复古与创新》,通过对巴赫键盘、弦乐、声乐作品的解读,带领爱乐者全方位了解巴赫。

“巴赫计划”放映活动《银幕留声:电影里的巴赫》在音乐厅4楼“响空间”与乐迷见面。在60 分钟经典影片集锦中,200位乐迷走进电影里的巴赫。

今年,mini音乐节还首次走出音乐厅,将演出与活动延伸至户外广场。古典音乐和大众的距离更近了。

“自然同乐”户外市集在音乐厅的南面铺开,白色帐篷像一座座小山,散落在绿色草坪,小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巴洛克胶集会客厅、音悦美育亲子互动、乐器环保拼接等创意活动此起彼伏,上海魔笛乐团、Creative Shelter疗愈二重奏、ChuChuVibes打击乐团也来助兴,起舞奏乐。

这几天的上海下雨不断,但打着伞来市集转一转的人热情不减,有三五好友结伴,有父母带孩子体验亲子活动,还有来感受巴赫的外国友人。

于单单是古典小白,听完第一场巴赫讲座后,兴冲冲买了音乐会门票,演出前来逛市集,又听到了上海魔笛乐团在雨中演奏,“太有意境了!”菠萝吹雪则巧遇了ChuChuVibes打击乐团,“第一次看坐在地上的打击乐,音乐的魅力真是无穷大。”

为了触达更多人群,让观众零门槛和巴赫相遇,上海音乐厅通过视频号直播了1场分享会、3场讲座沙龙。来自天南海北的1.5万乐迷,跨时空感受着这场落地在上海的音乐节。

“我们主动走向观众,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节日氛围。”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希望,全年龄段爱乐者,都能从mini音乐节收获快乐,“不仅音乐厅有巴赫,在生活中也能遇到巴赫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